小麥稈黑粉病防治不容忽視 怎么防止小麥稈黑粉病,小麥進入拔節期之后,接到多位農戶的咨詢電話,反映自家麥田出現異常,麥株矮小,葉片和莖稈出現“煤層”,仿佛被煤灰覆蓋?萍夹≡簩<覀兲镩g診斷后判斷罪魁禍首是小麥稈黑粉病(異名烏麥、黑疸)。小麥稈黑粉病屬于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小麥的莖、葉、穗,堪稱毀滅性病害。
其病菌通常隨患病的植株殘體在土壤、糞肥中越冬。小麥被病菌感染的最初階段,會出現與葉脈平行的條紋狀孢子堆,引起葉片皺縮,在小麥拔節至孕穗期表現最為明顯,植株矮化和嚴重扭曲,隆起的部分逐漸變黑、破裂,散出黑粉。
感染植株矮小,分蘗增多,輕者穗卷縮在內鞘內,大多不結實,即使結實,種子也細小、皺縮,嚴重者抽穗前即枯死。小麥稈黑粉病流行,首先與發芽期土溫有關,若出苗期間土溫偏高(20℃),適合病菌侵入。
其次與拔節期土壤持水量有關,通常干燥貧瘠地塊較潮濕地塊發病重,今年3月~4月上旬,我省多地區持續干旱少雨,溫度適宜,利于稈黑粉病發生和流行。此外,品種間的抗病性差異也比較明顯,一般說來弱春性品種較半冬性品種發病重。
防治小麥稈黑粉病的關鍵措施是拌種。選用2.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100~200毫升,加水0.5千克,拌麥種50千克;或每100千克麥種用3%敵委丹懸浮種衣劑200~300毫升進行種子包衣。藥劑防治的同時,也要采取正確的栽培管理措施,比如深耕、適期播種、播種深度適宜、合理施肥等,另外還要選用抗病、耐病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