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復合肥又稱流體復合肥俗稱液肥 使用方法及優缺點簡介,液體復合肥又稱流體復合肥,俗稱液肥,是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所需營養元素的液體產品。液體復合肥能為作物生長提供所需的全部營養元素,也可加入腐植酸、氨基酸等有機物質。液體復合肥可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來設計配方,也可根據作物生長需要靈活調整配方,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液體肥料的肥效,比常規復合肥料高30%以上。
國際肥料消費正在向高濃度、復合化、液體化、緩效化的方向發展。液體復合肥由于具有生產養分含量高、易于復合、能直接被農作物吸收、便于配方施肥、滴灌噴灌施肥和機械化施肥等諸多優點,越來越受到各國的普遍關注。
世界上發達國家的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水平高,為農業機械化耕作和機械化施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液體復合肥在這些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發展中國家為了促進本國的農業發展,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高檔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開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水平。機械化施肥條件逐步得到改善,對專用肥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進而為液體復合肥的發展提供了比較廣闊的空間。
近幾年,得益于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倡導,水溶肥迎來了難得的發展契機,相關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推廣力度。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水溶肥市場潛力巨大,但由于產能增長迅猛,企業要理性對待市場發展規律,提高服務意識,注重品牌建設,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得一杯羹。
政策催熱黑馬產業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我國農田用水資源匱乏,同時,過量施肥造成嚴重浪費和土地污染,威脅著人類的飲食安全和生存環境。在尋找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時,水溶肥成為新型肥料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政策導向是肥料企業轉型升級強大的核心推動力!痘使I“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重點開發推廣水溶肥,結合微灌、滴管、噴灌等技術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將節水灌溉、新型肥料作為農業技術創新重點;
2013年3月,農業部出臺《水肥一體化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加快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應用,重點在糧食作物上做好試驗示范,提出到2015年,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總面積達到8000萬畝,新增推廣面積5000萬畝。
這些政策讓產能嚴重過剩、備受產品同質化困擾的傳統化肥企業看到了美好前景,紛紛將研發生產的重點放在水溶肥領域,以求搶占市場先機。
除了傳統化肥企業調整戰略、升級產品外,水溶肥產業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新面孔。水溶肥產業2005年以后開始在我國逐步形成,并且在2007年以后,隨著國外水溶肥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出現,有了很大的發展。
到2012年我國登記水溶肥生產企業達800家,總產量約為280萬噸。而截至2013年5月,我國水溶肥企業登記數達到2195個,登記的產品數量達到4667個。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和產品面世,一場爭奪水溶肥市場的大戰一觸即發。
應用尚未普及服務亟待跟上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企業應如何脫穎而出呢?業內人士認為,增強服務意識很關鍵。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李俊良指出,大多數化肥企業目前還僅停留在賣產品的層面,服務以及肥料噴灌設施幾乎為零,導致農戶仍采用傳統的大水漫灌方式施用水溶肥料,無法提高利用率,降低用肥成本,進而使市場難如人意。
新型肥料的服務也要更新。企業要認真做好市場拆分,根據作物種類、種植方式、耕種群體、市場趨勢等,對拆分出的目標市場充分調查,制定不同的產品類型和價格類型。
通過優質服務,水溶肥企業也將樹立、鞏固自己的品牌形象。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品牌化經營是化肥占領市場的關鍵,水溶肥也是如此。農民目前選擇購買肥料不再以價格為核心了,而是以品牌為導向。水溶肥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