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種植春季管理技術 做好肥水病蟲害管理高產豐收?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今年的小麥長勢怎樣?近日,記者跟隨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們深入到河南省輝縣市冀屯鎮、原陽縣福寧集鎮小麥萬畝示范田里一探究竟。一望無際的麥田里,勤勞的農民有的在澆水,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打藥。專家們欠身下去仔細查看墑情、分析苗情,并向農民詳細了解澆水、施肥、防病、除草等情況,同時就品種特性、管理要點等內容耐心解答群眾的咨詢。
1.返青拔節期:秋苗期沒有開展化學除草的麥田,在氣溫穩定通過6℃以上時,根據麥田雜草的種類,選擇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
2.抽穗揚花期:小麥吸漿蟲高密度區域要重點抓好蛹期土壤處理和成蟲期噴藥防治等兩個關鍵環節,一般發生區做好抽穗至揚花前的成蟲防治。對小麥赤霉病,在小麥抽穗至揚花期遇有陰雨、露水和多霧天氣且持續3天以上或10天內有5天以上陰雨天氣時,應全面開展病害防控,對高感品種,首次施藥時間要提早至抽穗期。
每畝25%戊唑醇可濕性粉劑30-40克或25%氰烯菌酯懸乳劑150-200毫升、50%多菌靈微粉劑100克,加水40-50公斤噴霧,用藥量要足,噴液量要大,噴灑要均勻,保證防治效果。施藥后3-6小時內遇雨,雨后應及時補治。
3.灌漿期:小麥生長發育后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高峰,要根據病蟲發生的實際情況,大力開展“一噴三防”,將殺菌劑、殺蟲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或葉面肥等科學配方、混合噴灑,每畝用12.5%烯唑醇40-50克或20%三唑酮乳油60-80毫升+10%吡蟲啉2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150克磷酸二氫鉀,加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可以達到一次施藥,防治多種病蟲害,預防干熱風,防早衰的作用。
建議組織開展全程專業化統一防治,專業化統防統治可以促進一家一戶的分散防治向集中防治轉變,是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機械化的重要條件。